带钢驶过飞剪机,“哐哐哐……”随着密集的金属撞击声,一块块废料被飞剪切下。这是3月22日,稀土钢板材厂镀锌作业部出口区域的生产场景。“少切两刀,一天就能省2000元。”镀锌作业部区域技术主办降晓强瞄准“成材率”实施技术攻关,细细算着成本账。
今年年初,稀土钢板材厂提出极致成本和极致效率的“双极致”理念,并且在全厂范围内发出“寻人启事”,评选“双极致”明星人物和明星团队。而降晓强就是这则“寻人启事”探出的明星人物,镀锌作业部出口区域就是他展示风采的“舞台”。
带钢切头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序,也是影响成材率的主要因素。控制室中,降晓强点击鼠标调出飞剪剪切页面,查看切除废料数量。他算了这样一笔账。以往,每卷钢带头和带尾各切8至9刀,切掉的钢板作为废料进行处理。经攻关后,切头尾改为7刀,平均每卷少切1.2米,还缩短了加工时间。以采访当日生产的汽车钢产品为例,成材率可提升0.17%,一天就能够降低成本约2000元。此外,降晓强还提出按合同宽度公差上线控制带钢切边量,通过手动调节切边宽度,每卷钢可平均少切边1毫米。“别小看这窄窄的1毫米,成本控制就是积少成多的过程。”降晓强说,以目前的生产情况计算,控制切边量的做法一年能降成本数十万元。
“双极致”理念推动下,稀土钢板材厂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岗,努力降低可控加工费,提升经济技术指标,降低制造成本。降晓强只是其中的一员。据了解,截至目前,共有9名明星人物、2个明星班组、2个明星作业部登上“双极致”明星榜单。评选活动激励干部职工在降成本的“跑道”上你追我赶。今年1至2月份,该厂经济技术指标与加工费指标降本均完成计划任务,实现降成本4800万元,超计划169%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在辊涂机区域开展降本攻关,继续提高成材率。”从降晓强的话语中,我们看到稀土钢板材厂持续深挖降本潜力的决心和信心。